Skip to main content

一个人没有音乐是可以生存,但他可能生活得不太好

· 38 min read

这是一篇关于指尖下的音乐 Music at Your Fingertips书评


没想到,一本谈论「钢琴演奏」的书,居然充满了如此多的哲理。上升到的高度,就连并不是钢琴演奏者(比如我),都受益良多。

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除了有过人的天赋外,一定与他们那些富有方法和技巧的刻意练习分不开关系。

这是在朝阳图书馆偶然发现的一本小书,内侧封面介绍说,作者是世界著名钢琴家 Ruth Slenczynska ,四岁就以音乐神童的身份演出,从艺七十多年以来已在世界各地举办了 3000 场以上的独奏会。Slenczynska 同时也是一位备受欢迎的音乐评审和音乐教育大师,一针见血地解决许多钢琴演奏上的问题,所以这本书算是习琴者必备参考书之一。

借了很久,今天终于抽出半天时间一口气看完,做了一晚上的笔记。

当时也正好自己是在学吉他的劲头上,对于现场演奏这块比较苦恼,想着各种器乐的学习和演奏都是通的,同时作为一个音乐爱好者,一直想对钢琴有所了解,于是翻开随意读了几页,渐渐发现,正如这本书的代序所说,这本书真的不仅仅是讲「如何练琴」这么简单,Slenczynska 对音乐的认识和见解,已经把普通的悉谱、练琴、演奏过程,小至分解到一个个音符、一段段乐句,大至上升到了音乐的高度,甚至于演奏者的生活方式及人生态度,或者更宽泛地说,三观。

总的来说,本书给我的最大感触有三点。

第一,Slenczynska 强调,学习音乐,应该先从学习如何「听」开始。此处她说的「听」,是一个人内在的听觉,那种能分辨心中的音乐与外在声音的「听力」。有点玄学,个人觉得应该就是进入自己心流以后,能把外界嘈杂噪音完全屏蔽掉,可以很好的聆听到来自内心的、想要的、真正的音乐。

第二,音乐就是一种语言,演奏音乐就是带着理解的情绪,把它表达出来。而完美的演奏就是需要「运用想象力」,从悉谱时想象作曲家当时在写这个音符、这个乐句的心意,到想象整个乐章、整个乐曲,演奏者自身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情绪来表达,最后想象演奏者自己坐在演奏厅,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演奏。我们必须能先想象出音乐里每一个音符的音色,每一个乐句的走向,及整个作品欲表达的情感与气氛。有了想象后,还需要有能力把这些意念显明地传达出来。如此,我们创造出来的境界,才能马上在聆听者的心中引起共鸣,留下完整且深刻印象。

第三,音乐的吸收与表达,到了练习到最后,应该是身、心、琴三者合一,"将钢琴视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是具体讲述内心音乐思绪的延伸体。" 当音乐完完全全进入你的潜意识,你才真正拥有它。"一首精致的乐曲,我们不应仅止于「学会」它,更应该将之「吸收」进我们的体内,使它成为你我身体的一部分;不仅相似于你的手指、牙齿等器官,更形同你的心智,能够随着时间的更移而成长、成熟"。将自己全身心投入进去,慢慢地你和你的作品会互相塑造、相互成长。真正热爱音乐的人,演奏出来的音乐才是优美的。

透过练琴,或者说「音乐」,读的时候,联想起了与自己也特别紧密编程、下厨、健身等,发现这些睿智的道理(说是又炖了一碗鸡汤也好,至少是好喝的能补的药效持久的鸡汤),也能适用在这些方面。

以下为一些手敲的书摘和自己林林总总的感悟。


译序 山丘上的木屋
  1. 打磨音符,其实就是在增强手指的力度,使这些手指在紧张下,不至于瘫痪,还能发出美丽的声音。打磨休止符,则是个奇怪的用语,但事实的确如此。过去我曾任意地忽视并遗弃休止符,现在都得正视它们存在的意义及正确的长度。音符磨亮后,我得像说话一样地注意乐句的标点符号、感情记号,我得呼吸,我得知道怎么唱、怎么跳、怎么用力。何时用单手指的力、何时用手臂的力、何时用身体的力。它们在音乐的表达上,皆有不同的目的。

  2. 稳定地爬出了一些成绩后,我被允许「行走」……这个阶段的音乐像极了放慢的影片,一切都是慢动作,但是音乐里所有的表情存在,音乐的张力亦被夸张地表现着,乐句有方向,线条间也有呼吸。

  3. 「如果你把自己局限在第二等钢琴家中,你就永远只能是第二等钢琴家。我是不愿意成为第二等的,我也不和别人计较,我只和最好的自己比较。如果我这一次做得好,下次我一定要更好。」

  4. 「横介于 "很好" 和 "极佳" 之间的一条线,是极其纤细的,你只要再多努力一点,再多加深一点感觉,再多加入一些想象,就跨过去了。」

  5. 我曾好奇地问老师,「为什么一些钢琴家,每天只要练习两个小时,上台就能生龙活虎,而我们却要花这么多时间?」她回答,「当我还是一个孩童的时候,我父亲总是对外宣布,他那天才般的女儿,一天只练习两个小时。而实际上,我每天必定练九个小时的琴。」

    (Note:关于这点,Slenczynska 还写过一本自传,琴恋, 有书评说她的父亲对她练琴超级苛刻,也许天才的成长,也并不是那么一路鲜花。)

  6. 每一位学生均被指定弹奏两首乐曲,同时必须准备着所有人的乐谱,带着黑、红、蓝三种铅笔。以黑笔记下指法和细节,以红笔在巴赫的音乐里画出主题,再以蓝笔画出副主题。


前言 三十年个人经验的累积
  1. 从我开始学习音乐起,老师们在教学上最强调的一件事,就是要我「用耳朵注意地听」(用耳朵去分辨声音),以一种非常开放、真诚、喜好研究的心态去学习任何一种美好的音色。同时,练习用耳朵去判断,确定自己所弹奏的音乐「听起来是对的」,而在这「听起来是对的」的前提下,任何能达到此目标的方法都可以使用。

  2. 一个优秀的音乐家必定对许多音乐以外的事物感到兴趣,这些兴趣只是因着内心的喜好而存在,没有丝毫额外的目的。

  3. 每一位钢琴家在技巧上所遇到的问题,都守着他们心理因素的影响。不论我们面临多么艰难的乐曲,只要我们心底有克服困难的愿望,除去了心理上的障碍,一切问题便简单多了。

  4. 「你是谁,你不过是一个九岁的孩子,为什么要将自己与成熟的钢琴家相比拟呢?你不应该在镜中看一个不实在的自己。从你弹奏的音乐里去了解音乐、与音乐沟通才是最重要的。」

  5. 事实上每一位伟大的艺术家,都是从学生的阶段一步步走过来的;消化了自己的理念,试验了诸多不同的练习方法和音乐观念,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成功,通过知识的吸收、勤奋的练习,建立了乐观进取的人生观后,才发展成为一位具有独立风格的艺术家。虽然,一位赫赫有名的音乐巨匠与一位毫无一点演奏经验的学生所使用的都是同样的乐谱,然而,他们所表达的意义却迥然不同。其间的差异,便是他们有不同的感受与表达能力。

    (Note:这里觉得,任何一位音乐巨匠、一位编程大师、一位厨艺高人、一位杰出的运动员,他们的成长方式应该都是异曲同工。)


第一章 个人因素 —— 艺术家的成长
  1. 在音乐中,我们的耳朵绝对不会遗漏一个纯正艺术品所欲传达的精神。

  2. 身为一个音乐家,我们的音乐所能表达的,仅仅是真实的自我,不是他人;音乐就像一面镜子,赤裸裸地将自己反映出来。内心如有任何些微造作、虚伪与不真诚,我们都会感到羞耻,而在音乐中表露无遗。

  3. 我们也时常将经历到的灵感,小心翼翼地储藏在脑海里,当需要的时候,它们就从记忆里蹦出,像火花一般地点燃我们再创造的力量。

  4. 一位艺术家的形成,是由许多个人特殊的因素所发展出来的,如:高度的想象力、聪慧、灵敏、易于变通。处在任何环境下都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即使面临的是崎岖之路,仍然顽强地、辛勤地一步步向前走。

  5. 有时候,信心是我们唯一能够拥有的东西,它带领我们跨越了绝望的天堑。

  6. 爱做白日梦、幻想太多的音乐家,应该训练自己多做些练习。(Note:比如我..)

  7. 对一个演奏家来说,他的心、头脑和手是在一起工作的。这心充满了好奇与美,这头脑知道如何使情感得以宣泄,而手,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服从且实现心与脑所给予的音乐意念。

  8. ......我们之所以选择这朵花,主要是我们内心的一双眼睛已代替肉眼,看到花在未来绽放的情景。音乐的形成与此相去不远。在练习每首乐曲之初,我们必须能先想象出音乐里每一个音符的音色,每一个乐句的走向,及整个作品欲表达的情感与气氛。有了想象后,还需要有能力把这些意念显明地传达出来。如此,我们创造出来的境界,才能马上在聆听者的心中引起共鸣,留下完整且深刻印象。

  9. 音乐就像我们呼吸的空气一般,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音乐也是一种语言,比任何话语都更能打动人心。而能够在情感上与人们相互交流的音乐演奏,便是世间最光辉与神圣的荣耀,它使得极尽枯燥与单调平凡的联系,都变成了无比快乐的过程。

    (Note: 感觉编程、做饭也是如此吧。开始之前,你脑海中要对你即将出现的作品已经有了个大概的轮廓,大师级别的甚至可能精确到了作品的每个小细节。在创作的时候,你得与自己的作品不断沟通,注入情感。到它终于完成,展现在他人面前,大家都能感受到作者满满的心思与心血。)


第二章 音乐是一种语言
  1. 音乐是一种活生生的语言,比任何用口语说出的言词更易打动人心,表达深刻、强烈的情感;而演奏家就是音乐语言的叙述者。

  2. 李斯特曾说:‘’一个钢琴家在弹奏钢琴时,对自己的音乐应该持有十分严格的批评,这种批评就像发自另一位与自己有相同竞争力的钢琴家口中。“ 许多钢琴家在演奏时候,非常忙碌地制作音乐,而忘了用耳朵去听,这首因为他们在练习的时候,就没有聆听自己弹奏的习惯。因此,如果我们想给予自己的音乐一些建设性的批评,必须在练习时便训练自己用耳朵仔细地聆听。假想自己是一个听众,远远地坐在离钢琴右边 4 英尺的地方(那里是感情发声后,所有声音聚集的点),全神贯注地听着我们的音乐是否连贯,线条是否有意义,整首乐曲是否充满了音乐的起伏与流动。

    (Note: 感觉这里编程和演奏很相似,平庸的程序员只是在非常忙碌地制造一堆代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编程」,所以,在自己写代码的时候,要假设是在用白板编程,或者想象旁边正有一双眼睛在帮你 Code Review,这样才能真的进入状态。)

  3. 以“话语” 为钥匙。练习时,分析乐曲中每一个句子,然后用平静且能听得见的声音告诉自己,你认为某一乐句欲表现的情绪是什么:是愉悦、悲伤,还是思乡、抱怨?是痛苦、欢乐,还是热情、预言?在你决定了最适当的 “感觉” 后,将这种 “感觉” 在键盘上一次又一次做试验,直到你双手弹奏出来的音乐成功地呈现了先前在口语上给予自己的提示。很快,你便能透过音乐传达出自己的情感。

  4. “渐弱” 只是单纯地在乐句的音量上慢慢减少,与节奏上的变化没有丝毫的关联。

  5. 直到多年后的一天,我突然发现,我并不满意其中一个音符的表达,这个不满意使我整个改变了自己对这首乐曲的解释。

  6. 当我们与一首乐曲一同成长时,总是不断地想在诠释上寻求更新的音色表现、更新的细节及意境。不论在过往的日子里,我们是如何感受着这首乐曲,这些感受皆会随着时光的更替,而变得半真实,那是再也无法重温的旧梦了。

    (Note:就像自己一开始写的代码是为了业务快速上线,之后每隔一段时间对它不断修改重构,直到某天看到,发现整个感觉都变了。)

  7. 我从不在乐谱上做记号。因为我喜欢在每一次重新演奏某首乐曲时,都有新鲜的感觉。一些小细节很可能在上一次演奏时,并未被注意到,或是未能完全理解它们的意义,而在这一次却可以被发现,而给予整个乐句新的面貌及涵义。

  8. 绝大多数杰出的音乐作品都有一个完整的结构,在这个结构下,乐曲中每一个音符与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它们在乐曲中有 一定位置。通常,一条长达乐句是有许多小乐句组合而成,而每一个小句子里有存在着许多更小的元素。单独看一个小句子与整体看一个大的乐句,在音乐的表现意义上是完全不同的。

    (Note: 这里和编程阅读一些著名项目的源码,下厨做一些口感层次丰富的大菜一样,要学会从一开始就拆解它们。)

  9. 三步找到乐句中表达的重点:

    1. 全神贯注地将音乐线条完整地弹出来,没有丝毫间断。
    2. 决定乐句的气氛,而后使每一个音符与细节都在这个氛围的引导下被弹奏。
    3. 找出乐句或段落中的最高点,使音乐在进行时有一个移动的方向。
  10. 肖邦:“钢琴家应该尽可能地在最准确/最好的钢琴上做练习,因为那将使我们的耳朵熟悉最优美的声音。

(Note:同样,编程应该用比较好的硬件和软件设备,阅读优秀的代码,熟悉优美的设计实现。)

  1. 运用"想象力的练习"。

    (Note: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第三章 培养均衡地弹奏的能力
  1. 如此随心所欲的音乐表达,却是经过长时间仔细推敲、不断磨练,注重音乐中每一个音符、休止符的正确弹奏,不放弃乐谱上任何隐秘线条与音色的探索之,所获得的能力。

  2. 节拍器是练习必备的工具。先从很慢的速度,60 开始,然后 62 — 64 — 66 等,一点点快起来。掌握好后,再从 60 开始, 63 — 66 — 69, 以 3 的速度,熟练后以 4 的速度, 64 — 68 — 72。再以 5 的速度 60 — 65 — 70 — 75 — 80 来练习。

  3. 耳朵的重要性。

  4. 李斯特的练琴方法:开始练习一首新的乐曲时,总是以很慢的步骤分五步研究乐谱:

    1. 第一次看谱,仔细地看清楚每一个音符确实的位置;
    2. 第二次则分辨音符的时值;
    3. 第三次,分析乐句的音色,由不同的音色来表达情感上细微的变化;
    4. 第四次,仔细地分析高低谱表内所有的声部,除了明显的主题外,他总希望能再找到一些可以醒目加强的细小旋律和线条;
    5. 最后,他决定他要的速度。
    6. 结束看谱后,他再开始在琴键上练习。

    他不断地从音乐的弹奏里,分析自己情绪上的翻译。每当一段激烈的乐段过去后,他便思考,应以何种方式,自然地延续热情过后松弛的感觉:是冷淡的情绪?抑或是疲累的感受?他非常坚持钢琴家必须绝对地投入音乐的弹奏,因为唯有如此,才会有真正属于个人的诠释产生。

    而在绝对投入之前,钢琴家的双手必须在键盘上已有完全控制琴键的能力。

    「绝对不要让你那不听使唤的双手,阻碍了你艺术家般的诠释。」

    (Note:

    ​ 读这段话的时候,想到之前练吉他的时候,会刻意练习自己不去看品格并且边练边背谱子,可是还需要有分析每个音符情绪的境界;

    ​ 编程的时候需要对键盘布局、快捷键操作足够熟悉,让打字的节奏跟上思维的节奏。后来自己写代码的时候会更加刻意练习特殊字符,如 #$%^&*( 的输入;

    ​ 关于下厨,想到昨天看了一篇对名厨大董(对就是那个大董烤鸭店的大董)的报道,他说到自己原来准备比赛来练习做菜的时候,会达到闭着眼睛也能放对调料的境界。)

  5. 节拍器的训练可以建立自然反应的律动感。

    以节拍器上各种速度背谱,迫使我们在不同的速度里重复清晰地听到每一乐段的音符,音乐里各个细节便稳固地存于我们脑海中。

  6. 运用节拍器慢速度训练去克服所有技巧上的障碍,进而除掉对节拍器的依赖。之后需要训练双手能自由肯定地出入琴键。


第四章 练习的秘诀
  1. 身为一位演奏者,我们必须将钢琴视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是具体讲述内心音乐思绪的延伸体。

  2. 我们唯有从缓慢、艰苦、不抄捷径、同一时段只专注于一件事的练习过程里,才能得到我们欲求的能力。虽然,我们是那么的平凡,但是却可以在该工作的生活辛勤工作,在能够轻松的时候自在逍遥。

  3. 在钢琴的演奏上,并没有完全无法克服的困难,所有的症结都只是在于你是否下定决心去克服它。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够给予我们解决所有问题的答案。最能够解决困难的方法,就存在于你自己的头脑、你的内心,以及你的双手中。

    (Note:也许所有的器乐演奏也是如此,所有的工作,所有的学习也是如此。)


第五章 音乐的吸收与传达
  1. 一首精致的乐曲,我们不应仅止于「学会」它,更应该将之「吸收」进我们的体内,使它成为你我身体的一部分;不仅相似于你的手指、牙齿等器官,更形同你的心智,能够随着时间的更移而成长、成熟。

  2. 你必须毫不迟疑地为这首音乐所「吸引」住。你的心情就像是陷入了热恋,被这音乐迷得神魂颠倒、心荡神怡,内心燃烧着巨大的热情想要得到她,甚至愿意奉献出所有的努力,改正所有自我在表达上的缺点与弱点。而一件真正的艺术品,正是需要我们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后,才能完全地拥为己有。

  3. 一位优秀的钢琴家应该从内心去熟知他的音乐,甚至可以正确地写下所弹奏的音符。

  4. 训练自己从外界环境的改变中独立出来,不受任何客观因素的干扰,是作为一位演奏家最根本应该掌握的筹码。

  5. 给予青年学习者的忠告:

    1. 「最黑暗的时刻总是出现于黎明前。」在练习乐曲过程中,千万不要轻易气馁。

    2. 不论什么时候,你身在何处,一定要随身携带乐谱。一旦你在记忆上或是音乐的表达上有一丁点疑问,都可以立即查询。「因为,"贝多芬"是那么写在乐谱上的。」

    3. 演奏一首乐曲,切勿太过分地加重弹奏那些需要强调的音符,及没有任何强音记号的音符。

    4. 不要「夸张」地做老师给你的建议。不应该在不同的乐曲上运用相同的演奏方式,除非它们在音乐的表达上有相似的特质。

    5. 避免将自我塑造成一个保守主义的演奏者。

      由自然、不压抑的身躯里释放出来的音乐才是健康优美的,而放松自由的弹奏技巧永远值得热爱音乐的人勇于一试。

    (Note:真正热爱音乐的人,演奏出来的音乐才是优美的。

    ​ 真正热爱编程的人,编写出来的代码才是优美的。

    ​ 真正热爱下厨的人,烧出来的菜才是优美的。)


第六章 钢琴曲目的建立
  1. 大多数杰出的作曲家都是钢琴家,他们喜爱钢琴远远超过弦乐器。钢琴天生具备了和声及多线条的自然效果,在自我的表达上能够给予艺术家们最大的满足感。

  2. 「演奏适于发挥自我特质的乐曲。」

    (Note:已经涉及到了成名前后个人气质是塑造。)


第七、八、九章都是作者自己整理和总结的,一些非常适合用来练习某些演奏技巧的经典曲目,满满的五线谱片段,所以并没有太仔细看。

但是作者在讲的时候把那些片段都很用心地按小节进行了拆分讲解,读者若是钢琴演奏学生应该受益匪浅。


第九章 完整的准备演奏曲目
  1. 练习1: 从最艰难的作品着手练习;

    练习2: 将所有曲目分三个部分。

  2. 塑造音乐时脑海里要有完整的意念。

  3. 在一个演奏季里弹奏 50 场音乐会,比弹奏 10 场要来得容易。因为演奏得愈多,愈能保持肢体与头脑的活力,故愈弹奏变愈轻松。持续不断的演出,可以让你的音乐永葆光亮。

  4. 艺术家是不可以等待灵感到来的时候才工作,他的职责是随时随地都能创造出音乐的气氛,为他自己,也为他的听众。良好的练习让我们保持灵敏的手指,即使有时候头脑处于空白状况下,它们依然能有好品质的演出能力,使音乐能够深入聆听者的内心。

    (Note:

    ​ 关于灵感,这里想起曾经有人问李敖他靠不靠灵感写作,李敖回答:「妓女不靠性欲接客,我不靠灵感写作」。话糙理不糙。

    ​ 热爱长跑并且坚持长跑几十年的村上春树说过同样的话:「今天不想跑,所以才去跑,这才是长距离跑者的思维方式。」

    ​ 这两段话在自己才开始健身,懒惰想懈怠的时候一针强劲鸡血。现在坚持健身锻炼差不多四个月,已经形成了「一天不运动不舒服斯基」的习惯,整个人精神面貌改善很多,收获非常大。

  5. 我非常相信演出时的怯场,有百分之九十是来自平日训练的不足,只有百分之十是来自害怕。


第十章 听的艺术
  1. 欲成为有深度有见地的聆听者,必须广泛接触音乐。

  2. 聆听者应该了解作曲家及乐谱。

    诚实地选出你较喜欢的音乐,了解作曲家及乐谱,并从演奏的观点及你个人的感觉来分析所听到的演奏。

    1. 分析出乐曲被创作的年代:古典?浪漫?印象还是现代?
    2. 乐曲的旋律或节奏是否具有某一个国家特有的音乐色彩语言?
    3. 乐曲的旋律或和声特征是否使你想起某一个作曲家的作品?

第十一章 我的教学经验
  1. 「一个人是可以没有音乐而生存,但是他不会活得太好。」

第十二章 无声练习

视奏练习:不依赖眼睛,双手找琴键。

(Note:练习视觉和触觉)

第十三章 录音机的效用
  1. 聆听自己的录音,可以刺激出客观批评
  2. 录音机用来辅助背谱。试着将一些由慢速到快速,没有错误的练习录下来,然后在练琴以外的时刻小声的播放,可以一直听一直听,直到这首乐曲的所有音符都在你脑海里生根为止。每个星期都重新录一次,不断重复地听一首乐曲,「重复」可以打破我们内在精神里那道无形的硬壳,直入我们的潜意识。人的记忆分三个方向进行:听觉、视觉及触觉。
  3. 录音机帮助练习协奏曲 (Note:相当于练习乐队排练)
  4. 利用录音机与音乐沟通
  5. 每个星期对着录音机演奏,当众演奏水平就能提高

(Note:练习听觉。想起之前练习口语,会反复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然后不断修改语法语调语气。在学吉他时,当练习一些演出曲目,也有尝试每次用手机 Video 录下来。虽然还只是自己拍自己,整个感觉就不一样了。就像把自己置于演出环境下,你会更加认真对待每次的练习,事倍功半。)


第十六章 如何走上演奏台
  1. 乐曲经过完整的练习及背谱之后,应即刻上台实际弹奏,永远等不到流畅的那天,所以早一些把手上的音乐拿到演奏台上去演奏,才会收获更多有价值的经验。

  2. 找一位愿意聆听的朋友来听演奏。

  3. 小的音乐家表现小的音乐观念,大的音乐家表现大的音乐观念。

  4. 熟知音乐的每一段落,以备紧急之需......各种速度练习六遍以上,必须养成追求完美技巧的习惯。

  5. 早期的演奏以舒适从容的速度弹奏。

  6. 音乐只有在完全进入潜意识后才为人们所拥有。

  7. 记忆模糊时应马上打开乐谱仔细复习 在一特别乐段上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轮流练习。

  8. 养成一坐到钢琴前便弹奏开场曲的习惯。

  9. 世界上没有一场演奏会是完美无缺的,遇到惨痛失败时,要坚信必有成功的一天。

    「怯场是最糟糕的音乐自觉」

    钢琴家唯有在忘却了最根本的技术问题时,才能开始自由地创造音乐。作为一位艺术家,你必须把你自己完全地投注于你的音乐;在那短暂时光中所创造出的满足感,就是你在经过了所有努力之后,得到的最大回报。它们是上天给予你最神奇的礼物!